
中秋節習俗由來與嫦娥奔月傳說
每逢農曆八月十五日,是一年秋季…

中秋節就是要烤肉!不然要幹嘛?那你知道中秋為什麼要烤肉嗎?
中秋節烤肉已成為台灣在中秋時的一項活…

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?中秋節吃月餅由來說明!
每逢中秋節大家想到的是吃月餅、…

農曆七月鬼門開,習俗禁忌全知道
農曆七月,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「鬼月」,明日就將進入農曆七月,七月十五是中元節,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,地官赦罪之節日。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,中國古代以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、中元、下元:上元是天官賜福日,中元為地官赦罪日,下元為水官解厄日。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。
中元節是道教節日。道教認為,"三元"是"三官"的別稱。上元節又稱"上元天官節",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;中元節又稱"中元地官節",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;下元節又稱"下元水官節",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。
道教《太上三官經》云:"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","一切眾生皆是天、地、水官統攝"。中元節時,道教宮觀如北京地安門火神廟、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"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"照例舉辦"祈福吉祥道場"。
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「中元節」,在南方,亦稱「鬼節」。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。節日這天,人們帶上祭品,到墳上去祭奠祖先,與清明節上墳相似。在過去,地方官府還命令道觀的道士設孤魂道場,以祭奠陣亡的軍士,中元節時,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。但民間有言:七月初一鬼門開,七月十四鬼亂竄。民間認為是鬼月。夜晚、野外陰氣重,中元節前後更甚,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。
據說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,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,獲得短期的遊蕩,享受人間血食,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。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,既不嫁娶,也不搬家。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,我國自古以來,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。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。鬼月的禁忌也很多,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、不拍別人肩膀、不吹口哨、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。
中國古時候多數人們相信有鬼神存在。傳說凡是正常死的人,都可以投胎轉世。那些罪孽深重,意外橫死的人,死後變成「大廟不收,小廟不留」的孤魂野鬼。這些嗷嗷待哺的無主孤魂,遊蕩人間。有的惡鬼還會趁機騷擾世間活人,使人們遭到兇險意外而喪命。因此,每年這段時間意外死亡的人,往往被附會為「被鬼抓走了」。
人們認為,為這些鬼魂舉行「普渡」禮,一方面可以使他們早日脫離地獄之苦,另一方面希望他們不再騷擾世間活人。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「普渡」禮外,還在路旁多燒些冥紙,以廣結冥福。後來演變成「放火燈」、「敬好兄弟」的習俗。
一、祭祀活動
1.開地門
鬼月的第一天,即七月初一日,是私宅「開地門」的日子,需要祭拜。這一天鬼門關開,諸鬼來到凡間,就當是放暑假吧。祭拜有大祭和小祭。大祭就是做一桌豐盛的菜,小祭就是簡單賣點水果餅乾。不管怎麼樣,就是表達一個敬意。咱說句大實話,敬意的全稱就是敬畏之意,主要不在於敬,而在於畏。
為什麼畏呢,就是因為鬼神具有超能力。而且,鬼的作息時間和人相反。人在明,鬼在暗。它能看見人,人卻看不見它。這就有點被迫的感覺了。否則,井水不犯河水的,無緣無故的幹嗎要請鬼神吃飯。俗話說,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。這樣的祭拜雖然念詞為「饗食」,但言下之意是:吃了這些,就少來找我的麻煩吧。如果你是租住在他人的私宅,按道理官不修衙門,客不修店,就不用祭拜了。
2.開天門
鬼月的第二天,即七月初二日,是公共場所「開地門」的日子。商號、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。祭拜的目的就是讓這個月平安度過,別出什麼靈異事件。開車人還是要在牌子前面插香禱祝,我對生活還是很感興趣的,開車期間不要跟我開玩笑,不要拉我做「交替」。
3.中元節
鬼月的第十五天,即七月十五日,是中元節。按道理應當祭祖。這一點就沒有那麼強烈的目的論了。祖先肯定是要祭祀的。我們的祖先遇到過慘烈的事情,或者遇到過其他困難,比如日軍屠殺,戰亂、瘟疫、饑荒。祖先身臨險境,他們求生的意志多麼的強烈,然後才有我們。如果他們像現在某些人有點苦難就成天要死要活的,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。
所以我們要感恩,更要堅強地開創未來,忍受痛苦。我家祭祀的步驟是:報自己的名字,報先人名字稱謂,告以盛宴祭祀,投硬幣確認祖宗前來,報告功績,展望來歲願景,投幣確認祖宗享畢,燒紙錢,恭送。家人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買些好吃的,但是,螃蟹是不能祭祀的,說是會抓壞了祖先的臉。
這一天的黑夜(清晨和深夜),鬼神大聚會,陰氣最盛。同樣道理,第二天,即七月十六日,公共場所祭祀。
4.普渡節
鬼月設有普渡節,各家按照私宅片區劃分,依照前人傳下來的祭祀的日子,設宴普渡眾生。道光年間之《金門志》卷十五曰:「七月朔(初一日)起,各社延僧道設醮,作盂蘭會,俗名普渡,以祭無主鬼。里社公祭,各家另有私祭。」已經沒有了公祭。,家家戶戶都在做私祭的同時,也在分擔公祭的義務。
這一次祭祀就完全是出於善意。因為淪為鬼道,乃因為前世犯了惡念,今世在鬼道中受難受罰,刀山火海,以贖罪愆。更有淪為餓鬼者,喉嚨狹如針,一世內不能飲食。又有孤魂野鬼,中元節無人祭祀,寂寞淒涼。所以,得為人道的我們,不能只想著自己塊後,還需要奉獻愛心。如是,則善道不滅,亦可感化其屬,勸其向善,早日超脫苦海。所以,不是簡單地吃吃喝喝的。
5.關地門
鬼月的最後一日,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,叫做「關地門」。這一天是眾鬼放完假期,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。我們要善始善終,在這一天,也要祭祀,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。如果當年有「開地門」祭祀,這天不能不祭。如果當年沒有「開地門」,這天就不用祭。
二、「鬼節」民俗禁忌
避免帶紅繩、鈴鐺、風鈴等招鬼物,儘量避免出門。若遇到鬼壓身、鬼打牆等靈異事件,不要慌張,集中一切注意力,睜開眼睛。
1.床頭掛風鈴
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,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」入侵〃的時刻
2.夜遊
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,否則只會自找麻煩
3.非特定場合燒冥紙
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,金紙是燒給神的,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
4.偷吃祭品
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,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,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
5.晚上曬衣服
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,他就會借去穿,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
6.喊名字
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,儘量都以代號相稱,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
7.游泳
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,一不小心,命就被抬走了
8.亂看
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,萬一亂看被嚇到了,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
9.榕樹放在家門口
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,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…

七夕情人節起源,日韓怎麼過七夕!
七夕通常被認為是情人節,人們會在這一天慶…

七夕拜拜七娘媽、床母重點整理,拜月老求桃花攻略
農曆七月七號七夕,是「牛郎」和「織女」相見的日子,也就是七夕情人節,但是在傳統習俗上,七夕更重要的是要祭拜這天生日的七娘媽,也叫做「夫人媽」,七娘媽是七夕的守護神,也有人說七娘媽指的是織女,也有傳說,織女的姊妹在暗中幫忙照顧織女的孩子長大,因此成為了兒童的守護神。)與床母(床母的生日也是在這一篇),但是七娘媽跟床母拜法不同,千萬不要搞混了!此外在七夕這天拜拜,不僅可以祈福,祈求小孩平安健康,還能拜月老求桃花跟招財,松興生命禮儀為你整理七夕拜拜七娘媽、床母重點,千萬不要錯過機會。
七夕拜七娘媽重點
…

中元節拜拜攻略!中元普渡必看,農曆七月中元普渡拜拜方法整理
農曆七月是鬼月,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,松興生命禮儀整理了中元節拜拜攻略、中元普渡拜拜方法整理讓你知,每逢中元普渡,從拜拜順序、流程、拜拜時間到供品都有不同的規矩。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!記得千萬不要再拜錯,誤觸禁忌了。
中元節的祭祀順序
神明、祖先、地基主、好兄弟。請注意,祭拜好兄弟需要在開放的空間進行。
中元節祭拜神明與祖先規矩
神明和祖先的祭拜有不同的規矩。神明的供桌需要設置頂桌和下桌,頂桌要比較高,供品也要最豐盛。而下桌只需要準備五牲和水果。另外,供桌必須放置在前門或中庭朝向天空的地方。
中元節祭拜時間
選擇奇數時間,例如子辰時(07:00…

中元節是補財庫的好時機!
中元節是補財庫的好時機!七月十五是中元節,俗稱鬼節、施孤、七月半,與除夕、清明節、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,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相傳在農曆七月時,死去的人會來到人間遊蕩,因此活著的人要準備一些祭品拜祭冤魂。所以人們把農曆七月是叫做「鬼月」,而這個月中的普渡更是一年中重要的祭典,祭拜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,安頓這些地獄中無人祭祀的惡鬼。農曆七月普渡,除了鬼魂信仰,也融入道教與佛教的思想,因此七月普渡常稱為「中元普渡」,然而「中元普渡」不僅可祭奠、超渡亡魂,通過普渡儀式也起到「招財」的作用。
補財庫是什麼呢?
補財庫,不光是祈福求財,也是希望能全家平安、有福氣。有人可能命中財庫小,或是缺少財庫,其實補財庫的目的是呈上『消災植福疏文』與補財庫金給神明,不只是求財而已,更是希望財神爺能保佑全家平安。
補財庫個六個好時機?千萬不要錯過中元節
補財庫不是天天可有,一年中補財庫也有最佳的時機,起到作用!松興生命禮儀幫你整理下方六個補財庫的最佳時機,而七月十五中元節,更是很好補財庫的日子!
…

中元節普渡必做,超渡冤親債主!
什麼是中元節?每年農曆七月是鬼門開,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稱為「中元節」,又稱農曆七月半、鬼節,中元是三官大帝的地宮聖誕之日。此日太乙救苦天尊廣開宏恩大赦地獄,由地宮負責赦罪解愆,鬼門大開而慧法普施。此時人們即可為自己的以故宗親眷屬,亡靈祭祀,誦經超渡。在中元節時超渡冤親債主了結彼此之間的仇怨,兩不相欠,自然就不會相互為難,生活之中的諸多不順利、身體的病痛等都會消失。專家認為可透過中元普渡這天來改運、累積福報,具體做法是前往天公廟或祭祀主神為「三官大帝」的大型宮廟,祭拜「地官大帝」,並參加該宮廟法會,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之罪,以增加祖蔭;或赦免己罪,將祭祀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,讓祂們不來干擾你的發展。
什麼是冤親債主?
前世今生或累劫以來,我們與其他生靈有了不同的牽纏和糾葛關係。有互為關心、照顧、幫助而形成的善緣。有彼此爭搶、侵犯、傷害、凌辱、甚至為了一己口欲而殺害對方生命等種種形式而形成的惡緣。這就形成了冤親債主、歷代宗親的關係。因為種種因緣,纏結得愈深,無論是善緣惡緣都會在來世的輪迴中再次相遇。屬於情感糾纏或者是由於物質和命債導致的業緣,這世就會以各自的形式來償付!其中尤以殺生害命所結下的業緣最為嚴重!
冤親債主討債先兆:
1、惡夢驚心…

端午節七大常見習俗一次看!農曆五月五,端午節,划龍舟、包粽子!
端午節的由來
端午節又稱五五節,源自千年前戰國時代,楚國有一位忠心勸諫大臣『屈原』,國王不聽勸卻聽信奸臣,最後國家被秦國佔領,屈原傷心欲絕在農曆五月五日時,跳入汩羅江自盡。附近居民聽聞,紛紛划船去打撈屈原遺體,卻找不到蹤跡,因此附近居民將米飯包進葉子裡,希望魚、蝦吃到這些粽子,不要去傷害屈原的身體,因而流傳至今。同時因端午節時逢五月仲夏,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,又別稱端陽節、正陽節。
端午節七大常見習俗
1.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