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保喪葬補助、農保慰問金都算是繼承人遺產嗎??要列入遺產分配嗎?
生老病死,人生百態,在面對親人離世,我們不僅需面對喪親之痛,還需應對葬禮費用的經濟壓力,隨之而來的是遺產的繼承及稅務的支出。在雙重的負擔下,松興生命禮儀公司是家屬最暖心的支柱,在喪葬補助申請及如何降低遺產稅負擔,給予最專業的協助,幫助家屬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。
失去家庭生活的經濟重擔,喪葬補助可以這樣申請,
當親友離世時,除了要處理許多行政流程,為減輕家屬的經濟壓力,政府也提供社會保險的喪葬費用補助,給逝者一個圓滿的葬禮。
社會保險是政府所設立社會安全制度中重要的一環,目前社會保險體系按職業別分立,而社會保險所支付之喪葬津貼可由「支出殯葬費者」申請可請領,松興生命禮儀公司提供您下表喪葬補助清單:
社會保險 | 申請期限 (自死亡之翌日起計算) |
給付標準 (單位:新臺幣/元) | 申辦方式 |
勞工保險 | 5年內 | 本人死亡給付–喪葬津貼
按被保險人死亡日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 |
由被保險人投保單位蓋章後,郵寄至勞保局 |
家屬死亡給付
按其家屬死亡日前6個月被保險人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: |
1.至勞保局線上申辦。 2.於戶政事務所辦理死亡登記時一併申請。 3.郵寄或親自至勞保局。 |
||
國民年金 | 5年內 | 喪葬給付
死亡當月投保金額 × 5個月 |
郵寄或親自至勞保局各 |
農民保險 | 5年內 | 喪葬津貼
按被保險人死亡當月投保金額計算: |
1.勞保局線上申辦。 2.郵寄或親自至被保險人所屬投保農會。 |
65歲以上的老農民且農保資歷超過25年,喪葬津貼還可以這樣領!
部份老農民在死亡前持續繳交農保保險費,但因土地移轉等其他因素,而不符合請領農保喪葬津貼,不用擔心!政府為照顧該等長期參加農保之老年農民其死亡後之喪葬照顧,提供喪葬慰問金給不符合請領的農民,農民可向所屬的農會詢問。
喪葬禮儀圓滿後的首要事務-遺產申報五流程
親友離世在喪葬禮儀圓滿後,處理遺產是為第一件重要的事務,松興生命禮儀公司整理遺產申請的五個流程,幫家屬分擔一憂,
1、親屬過世後30天內向戶政事務所申請除戶證明書(死亡證明),可至內政部網站線上申請。
2、至國稅局/地方稅稽徵機關申請金融遺產清算。
3、至國稅局申報遺產稅
4、至地方稅稽徵機關-查欠地價稅、房屋稅
5、至戶政申請印鑑證明
6、至地政辦理產權移轉登記
該怎麼查詢被繼承人的遺產範圍(金融遺產)?
遺產稅之納稅義務人為辦理遺產稅申報,可申請查詢被繼承人財產、金融遺產、死亡前二年度贈與及所得資料暨申請遺產稅稅額試算服務,
- 誰可以申請查詢?
分為三類納稅義務人提出:
(1)有遺囑執行人者,為遺囑執行人。
(2)無遺囑執行人者,為繼承人及受遺贈人。
(3)無遺囑執行人及繼承人者,為依法選定之遺產管理人。 - 申請方式及管道
可分為臨櫃/郵寄申辦、財政部網站線上申辦,申請作業時間為30個工作日,有二點要留意:
(1)納稅義務人非「配偶」或「第一順位繼承人」,應檢附繼承系統表(並加蓋繼承人印章)或相關證明文件。
(2)申請人為大陸地區人民,需附上「大陸公證處出具之親屬關係證明文件」及取得「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驗證之證明」,及向被繼承人住所所在地的地方法院表示繼承經准予備查之文件。
遺產稅的稅率及課稅累進差額
- 遺產淨額5,000萬元以下者,遺產稅課徵10%。
- 超過5,000萬元~1億元者,遺產稅課徵15%,累進差額250萬元。
- 超過1億元,遺產稅課徵20%,累進差額750萬元。
納稅義務人應於被繼承人死亡之日起六個月內,需完成遺產稅申報,未依限辦理遺產稅申報者,按核定應納稅額加處二倍以下之罰鍰。
被繼承人身故後家屬所取得的財產,多少可免列入遺產稅?
在要了解哪些是可免列入遺產稅之前,先了解遺產稅的「免稅額」及「扣除額」,
1. 免稅額:被繼承人如為經常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中華民國國民,繼承發生日(死亡日)在111/1/1之後,則為1,333萬元、繼承發生日(死亡日)在111/1/1之前為1,200萬元。※ 如為軍、警、公教人員,在執行職務死亡者,加倍計算
2.扣除額:因繼承人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差異,如
(1)配偶扣除額553萬元
(2)直系血親及被繼承人扶養親屬扣除額為56萬元/人
(3)被繼承人父母扣除額138萬元
(4)被繼承人喪葬費用扣除額為138萬元
離世後親人所支出的喪葬費用及喪葬補貼都可以遺產稅扣除嗎?
軍保、公教人員保險及農保等,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6條規定,被繼承人死亡時可請領之死亡給付和勞保的死亡給付(即社會保險的喪葬補助),均屬保險給付,是不計入遺產總額。
而喪葬費的扣除金額,不論實際發生多少金額,一律都以138萬元計算(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123萬元),是不須要附證明文件,但假如被繼承人是經常居住在國外的我國國民或是外國人,那麼只有在我國境內發生的喪葬費才可以扣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