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存檔: 告別式

高雄喪禮花籃推薦、告別式花籃及罐頭塔 | 提供高雄告別式紙紮蓮花塔與蘭花服務

以下為告別式花籃、紙紮蓮花塔、罐頭塔樣式圖,實際花色依照季節為主,如需訂購歡迎詢問。 高腳鮮花圖片範例及價格費用 …
告別式流程注意事項

「告別式注意事項」告別式當天的流程是什麼?辦一場告別式需要多少費用?

不論以什麼方式離開,每個人生命的最後一程,幾乎都會經由禮儀師送行。從遺體的更衣、入棺、舉辦喪禮到下葬,松興生命禮儀公司的這份重要工作,讓我們比常人更常面對死亡。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,每個人對於告別式的舉辦,有不同的方式和信仰。 究竟告別式的流程有哪些?辦一場告別式的花費是多少?應該要怎麼衡量自己的預算呢?讓松興生命禮儀帶你了解: 一、告別式的時間有多久? 在告別式開始前,家屬們和禮儀師會先把往生者的牌位請到會場,將已經過「洗」、「穿」、「化」、「殮」步驟的大體,經由禮儀師和入殮師幫忙放入棺木內,進行「辭生」以及「放手尾」的儀式後即大殮封棺,家屬就可以前往告別式會場。 告別式的流程儀式,最主要是祭祀弔唁,根據宗教信仰的不同,會有誦經、上香以及瞻仰儀容,或者回顧亡者過往、追思文致詞的等儀式,一場完整的告別式的時間大概會是2-4小時不等。 二、告別式的「公祭」與「家祭」有何不同? 告別式是在整個葬禮流程中,封棺火化前,送別者與亡者最後見面道別的時刻,告別式依照發放訃聞的對象為:家奠(祭)和公奠(祭),前者是給親人祭拜,後者是提供朋友、同事、外賓等等前來祭拜。 參加告別式的「公祭」還是「家祭」最主要的差異在於: 參加告別式的人,是否和往生者有血親關係 ●血親關係:屬於家祭告別式 ●社會關係或社會連結:屬於公祭告別式 三、告別式當天的流程是什麼? ・松興生命禮儀以台灣中式告別式為例,大致將告別式的流程分為以下: 順序 告別式流程 說明 1 請牌位 松興生命禮儀協助將往生親人的牌位,請到告別式會場 2 移靈 將往生者的遺體,移靈至告別式會場 3 辭生 放手尾錢 辭生儀式:家屬準備告別菜餚讓往生者享用 放手尾錢:往生者留下的手尾錢,會帶給子孫平安與福氣 4 瞻仰遺容 在家人親友最後一次瞻仰遺容後,將棺蓋蓋上,正式封棺 5 家奠前誦經 家祭前,誦經師先做誦經來祝福亡者 6 家祭開始 家奠由禮儀師任司儀,依序進行家族拜奠 7 公祭 家屬的親友,機關團體等單位,上前捻香 8 出殯 靈柩運送至墓地埋葬或火化場火化 9 撿骨封罐 撿骨封罐時家屬要圍在旁確下定整個過程 10 返主 將靈位牌(神主牌)請回家中安奉 11 晉塔/土葬 將骨灰罈隨著家人送往安葬地點 四、佈置告別式會場,有哪些要注意?…

農曆七月鬼門開,習俗禁忌全知道

農曆七月,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「鬼月」,明日就將進入農曆七月,七月十五是中元節,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,地官赦罪之節日。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,中國古代以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、中元、下元:上元是天官賜福日,中元為地官赦罪日,下元為水官解厄日。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。 中元節是道教節日。道教認為,"三元"是"三官"的別稱。上元節又稱"上元天官節",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;中元節又稱"中元地官節",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;下元節又稱"下元水官節",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。 道教《太上三官經》云:"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","一切眾生皆是天、地、水官統攝"。中元節時,道教宮觀如北京地安門火神廟、西便門外白雲觀為了祈禱"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"照例舉辦"祈福吉祥道場"。 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「中元節」,在南方,亦稱「鬼節」。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7月14日。節日這天,人們帶上祭品,到墳上去祭奠祖先,與清明節上墳相似。在過去,地方官府還命令道觀的道士設孤魂道場,以祭奠陣亡的軍士,中元節時,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。但民間有言:七月初一鬼門開,七月十四鬼亂竄。民間認為是鬼月。夜晚、野外陰氣重,中元節前後更甚,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。 據說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,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,獲得短期的遊蕩,享受人間血食,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。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,既不嫁娶,也不搬家。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,我國自古以來,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。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。鬼月的禁忌也很多,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、不拍別人肩膀、不吹口哨、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。 中國古時候多數人們相信有鬼神存在。傳說凡是正常死的人,都可以投胎轉世。那些罪孽深重,意外橫死的人,死後變成「大廟不收,小廟不留」的孤魂野鬼。這些嗷嗷待哺的無主孤魂,遊蕩人間。有的惡鬼還會趁機騷擾世間活人,使人們遭到兇險意外而喪命。因此,每年這段時間意外死亡的人,往往被附會為「被鬼抓走了」。 人們認為,為這些鬼魂舉行「普渡」禮,一方面可以使他們早日脫離地獄之苦,另一方面希望他們不再騷擾世間活人。所以每年七月除了行「普渡」禮外,還在路旁多燒些冥紙,以廣結冥福。後來演變成「放火燈」、「敬好兄弟」的習俗。 一、祭祀活動 1.開地門 鬼月的第一天,即七月初一日,是私宅「開地門」的日子,需要祭拜。這一天鬼門關開,諸鬼來到凡間,就當是放暑假吧。祭拜有大祭和小祭。大祭就是做一桌豐盛的菜,小祭就是簡單賣點水果餅乾。不管怎麼樣,就是表達一個敬意。咱說句大實話,敬意的全稱就是敬畏之意,主要不在於敬,而在於畏。 為什麼畏呢,就是因為鬼神具有超能力。而且,鬼的作息時間和人相反。人在明,鬼在暗。它能看見人,人卻看不見它。這就有點被迫的感覺了。否則,井水不犯河水的,無緣無故的幹嗎要請鬼神吃飯。俗話說,拿人手短,吃人嘴軟。這樣的祭拜雖然念詞為「饗食」,但言下之意是:吃了這些,就少來找我的麻煩吧。如果你是租住在他人的私宅,按道理官不修衙門,客不修店,就不用祭拜了。 2.開天門 鬼月的第二天,即七月初二日,是公共場所「開地門」的日子。商號、衙門等單位祭拜都是比私宅晚一天。祭拜的目的就是讓這個月平安度過,別出什麼靈異事件。開車人還是要在牌子前面插香禱祝,我對生活還是很感興趣的,開車期間不要跟我開玩笑,不要拉我做「交替」。 3.中元節 鬼月的第十五天,即七月十五日,是中元節。按道理應當祭祖。這一點就沒有那麼強烈的目的論了。祖先肯定是要祭祀的。我們的祖先遇到過慘烈的事情,或者遇到過其他困難,比如日軍屠殺,戰亂、瘟疫、饑荒。祖先身臨險境,他們求生的意志多麼的強烈,然後才有我們。如果他們像現在某些人有點苦難就成天要死要活的,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。 所以我們要感恩,更要堅強地開創未來,忍受痛苦。我家祭祀的步驟是:報自己的名字,報先人名字稱謂,告以盛宴祭祀,投硬幣確認祖宗前來,報告功績,展望來歲願景,投幣確認祖宗享畢,燒紙錢,恭送。家人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買些好吃的,但是,螃蟹是不能祭祀的,說是會抓壞了祖先的臉。 這一天的黑夜(清晨和深夜),鬼神大聚會,陰氣最盛。同樣道理,第二天,即七月十六日,公共場所祭祀。 4.普渡節 鬼月設有普渡節,各家按照私宅片區劃分,依照前人傳下來的祭祀的日子,設宴普渡眾生。道光年間之《金門志》卷十五曰:「七月朔(初一日)起,各社延僧道設醮,作盂蘭會,俗名普渡,以祭無主鬼。里社公祭,各家另有私祭。」已經沒有了公祭。,家家戶戶都在做私祭的同時,也在分擔公祭的義務。 這一次祭祀就完全是出於善意。因為淪為鬼道,乃因為前世犯了惡念,今世在鬼道中受難受罰,刀山火海,以贖罪愆。更有淪為餓鬼者,喉嚨狹如針,一世內不能飲食。又有孤魂野鬼,中元節無人祭祀,寂寞淒涼。所以,得為人道的我們,不能只想著自己塊後,還需要奉獻愛心。如是,則善道不滅,亦可感化其屬,勸其向善,早日超脫苦海。所以,不是簡單地吃吃喝喝的。 5.關地門 鬼月的最後一日,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,叫做「關地門」。這一天是眾鬼放完假期,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。我們要善始善終,在這一天,也要祭祀,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。如果當年有「開地門」祭祀,這天不能不祭。如果當年沒有「開地門」,這天就不用祭。 二、「鬼節」民俗禁忌 避免帶紅繩、鈴鐺、風鈴等招鬼物,儘量避免出門。若遇到鬼壓身、鬼打牆等靈異事件,不要慌張,集中一切注意力,睜開眼睛。 1.床頭掛風鈴 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,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」入侵〃的時刻 2.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,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.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,金紙是燒給神的,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4.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,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,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 5.晚上曬衣服 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,他就會借去穿,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.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,儘量都以代號相稱,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7.游泳 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,一不小心,命就被抬走了 8.亂看 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,萬一亂看被嚇到了,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9.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,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…
喪禮/告別式音樂該怎麼選?

喪禮/告別式音樂該怎麼選?哪些音樂適合告別式?

提到告別式音樂,很多人的普遍印象都是跟莊嚴的宗教音樂、嗩吶吹奏或是曲風哀戚的類型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進步,告別式的舉行漸漸有更多元的選擇,曲風上自然也了更多的變化,本文將提供幾個思考的方向,提供給讀者們作為挑選告別式音樂的建議,幫助您選擇適合的音樂來緬懷逝者。 告別式音樂選擇建議 考量逝者的喜好和個性 透過逝者生前喜歡的音樂類型或歌曲,能夠與會的親友們透過音樂緬懷逝者,表達您對逝者的敬意。可以從逝者喜歡的音樂風格去發想,例如流行音樂、古典音樂或爵士樂,之後再來挑選相關的曲目。 表達情感和回憶 可以選擇一些與逝者相關的特殊歌曲,這些歌曲可能是您和逝者共同喜愛的,或者與您們有共同的回憶的曲子,這樣的音樂可以讓參與告別式的人們產生共鳴,並透過音樂回想起與逝者過往的相處時光,從而更好地懷念逝者。 信仰與多元文化背景 如果逝者有宗教或精神信仰,則考慮選擇符合其信仰的音樂,宗教音樂或讚美詩歌可以表達對逝者的祝福與思念,同時也能在告別式上傳遞平靜和安詳的氛圍。如果逝者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可以選擇能夠尊重和代表這些文化的音樂,藉此表達對逝者的尊重,讓參與者也能理解與包容。 問題引導:挑選合適的告別式音樂 透過上述的建議,相信您應該有一些想法了,筆者這邊也為大家整理了幾個挑選過程中可以詢問自己的問題,讓您能透過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,幫助思考與找出合適的告別式音樂,並透過音樂的力量,好好地與逝者告別。  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