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節七大常見習俗一次看!農曆五月五,端午節,划龍舟、包粽子!

端午節的由來

端午節又稱五五節,源自千年前戰國時代,楚國有一位忠心勸諫大臣『屈原』,國王不聽勸卻聽信奸臣,最後國家被秦國佔領,屈原傷心欲絕在農曆五月五日時,跳入汩羅江自盡。附近居民聽聞,紛紛划船去打撈屈原遺體,卻找不到蹤跡,因此附近居民將米飯包進葉子裡,希望魚、蝦吃到這些粽子,不要去傷害屈原的身體,因而流傳至今。同時因端午節時逢五月仲夏,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,又別稱端陽節、正陽節。

-1-屏東禮儀公司-屏東禮儀社-屏東葬儀社-高雄禮儀公司-高雄禮儀社-高雄葬儀社-禮儀公司-葬儀社-殯葬服務-殯葬業者-生命禮儀-中式殯葬禮儀-西式殯葬禮儀-臨終諮詢-喪葬禮儀-環保葬

端午節七大常見習俗

1. 划龍舟
首先提到的是大家最常聽到的,端午節到了要去看划龍舟比賽,這項習俗就是由前述,居民划船去尋找屈原流傳至今演變而成,同時也演變成現代體育賽事之一。

2. 吃粽子
每到端午節,家家戶戶都會出現的粽子,仍是源自上述典故,同時在仲夏時節時,也很適合吃粽子這樣的食物。

3. 取午時水
午時水,又稱純陽水,在農曆五月五日中午,取乾淨水源放置陽光下三十分中,即成午時水,據說取用午時水可除穢招財。

4. 門上掛艾草、菖蒲
「端午節,天氣熱,五毒醒,不安寧。」五毒是指:蛇、蠍、蜈蚣、蟾蜍、壁虎等五蟲。因此五月又稱毒月,這時許多家戶開始會掛上艾草、菖蒲,驅邪避凶。

5. 立蛋
在端午節「正中午十二點」的時,可以將雞蛋直立地上不會倒。據說立蛋成功的人在未來一年內好運上升!

6. 喝雄黃酒
源自白蛇傳的故事中,變成人形的蛇精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黃酒,失去控制現出原型,故人們認為喝雄黃酒有辟邪除蟲功效。

7. 掛香包
同在門上掛艾草、菖蒲,除了家戶驅邪避凶,人們身上也會配戴裝著艾草、菖蒲或硃砂、雄黃等香包,一來驅除自端午節開始產生的蚊蟲,二來是一吉祥物,保護自身祛邪之用。

 

端午節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,有著豐富的習俗和傳統。賽龍舟、吃粽子、掛艾草香包等習俗都展現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尊重和熱愛。端午節同時是一個讓家人們團聚的時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