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存檔: 喪葬禮儀

【封釘是什麼?為什麼要用斧頭?】封釘儀式流程、吉祥話、紅包金額與釘子用途一次看懂
在傳統喪葬禮俗中,「封釘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儀式,也是家屬對亡者的最後告別。
你是否好奇過:**封釘是什麼?封釘順序怎麼走?封釘時為什麼要念吉祥話?封釘紅包要包多少?咬釘後釘子要如何處理?
**本篇文章將一次解答你對「封釘儀式」的所有疑問,幫助你了解這項蘊含祝福與文化意義的傳統喪禮儀式。
封釘是什麼?源自古代驗屍制度的禮俗演變
「封釘」指的是在遺體入殮、棺木蓋上後,由親屬象徵性地將棺蓋釘牢的一項喪禮儀式。
這項禮俗源於古代社會,尤其是女性嫁入夫家後,若不幸亡故,便由娘家人(尤其是親兄弟)前來查看遺體,確認無遭虐待,並同意釘棺。
這種做法,最早是一種「驗屍程序」,後來逐漸演變為封釘儀式,不論男女亡者皆會執行。
封釘順序怎麼走?為何要照「出」字行走?
封釘儀式講究順序與吉利的象徵意義。其步驟如下:
【封釘順序】
…

農曆七月可以出殯嗎?現代觀念與傳統習俗的探討
農曆七月,俗稱鬼月,許多人對於這個月份辦理喪事有所顧慮,因此常常會問:「7月可以出殯嗎?」其實隨著時代變遷,現代人對喪葬禮儀的觀念也更加開放,農曆七月不單純只是鬼月,更可以視為孝親月、報恩月。只要儀式得體,讓逝者走得有尊嚴,讓後人安心,選擇合適的日子和時辰,避免沖煞問題,在農曆七月一樣可以辦理出殯,讓逝者安然離去。
農曆七月出殯:習俗與現代觀的融
在傳統觀念中,農曆七月被稱為「鬼月」,民間流傳著許多禁忌,其中就包括避諱在這個月份辦理喪事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演變,現代社會對於喪禮的觀念逐漸趨於開放,人們對於「鬼月」的傳統禁忌也開始產生新的解讀。因此,在農曆七月是否可以出殯,已經不再是絕對的禁忌,而是更趨於「尊重傳統,但以現代觀念為依歸」的理性思考。
現代人對於喪禮的態度,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嚴格地遵循古禮,更多的是以「尊重逝者,安慰家屬」為出發點。因此,在現代社會,農曆七月出殯並不被視為一種不吉利的事情。只要能夠妥善處理喪禮事宜,讓逝者走得安然,家屬也能得到慰藉,那麼選擇在農曆七月出殯,也並無不可。
現代人對於喪禮的安排,也更重視個人化的需求,除了傳統儀式外,也會融合現代的元素,例如:選擇更簡約的喪禮流程、以音樂代替傳統的喪禮樂曲、或是在喪禮中加入一些紀念逝者的特別儀式等等。這些現代化的做法,都顯示出現代人對於喪禮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,不再單純地追求傳統的儀式,而是更注重「如何讓逝者走得有尊嚴,讓家屬能得到安慰」。
當然,我們也必須理解,傳統習俗並非毫無道理。古人認為農曆七月是鬼魂出沒的月份,為了避免衝撞,因此會避諱在這個月份辦理喪事。但是,現代人對於鬼魂的觀念已經有所改變,不再像過去那樣感到恐懼,更多的是一種尊重和理解。因此,在現代社會,農曆七月出殯已經不再是禁忌,而是需要以更加理性、開放的態度來面對。
總而言之,在現代社會,農曆七月出殯並非禁忌,只要能夠尊重傳統,並以現代觀念為依歸,選擇合適的日子和時辰,妥善處理喪禮事宜,就能讓逝者安然離去,家屬也能得到慰藉。
農曆七月出殯:傳統習俗與現代選擇的平衡
在傳統觀念中,農曆七月被稱為「鬼月」,民間流傳許多禁忌與忌諱,例如避免搬家、結婚、動土等等,也因此許多人對於農曆七月出殯感到猶豫,認為會帶來不好的影響。然而,隨著時代變遷,現代人對於喪葬習俗的觀念也逐漸開放,並以尊重逝者、體諒家屬的心情為優先,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思維相結合,平衡傳統與現代的選擇,讓喪禮更符合現代人的價值觀。
現代觀念與傳統習俗的平衡點
在現代社會,出殯日期的選擇已不再侷限於傳統觀念,更重要的是讓家屬能在合適的時間與方式,為逝者舉行莊嚴的告別儀式。以下列舉幾個平衡傳統習俗與現代觀唸的重點:
…

手尾錢是什麼?手尾錢金額與108個的由來、用途與禁忌一次看懂
在華人傳統喪禮文化中,「手尾錢」是一項蘊含祝福與財富象徵的儀式用錢。
本文將從手尾錢的定義、由來、金額選擇、發放對象到使用方式與禁忌,為您完整解析這份傳統習俗,讓您在參與喪禮時不失禮、不迷惘。
手尾錢是什麼?象徵什麼意義?
「手尾錢」是指逝者在過世後,由家屬準備的一筆象徵性金錢,用於傳遞對子孫、後代的祝福。
這份錢不僅代表財富的延續,更承載著「富貴萬年、福澤綿延」的祝願。
傳統上,手尾錢通常由直系親屬領取,如兒女、孫子女。但隨著時代演變,現代家庭不再過度拘泥於性別與輩分,不論內孫或外孫,甚至關係親近的親友,也可能成為發放對象。
手尾錢的由來與文化意涵
手尾錢的習俗起源自古代人們對「福氣流轉」的信仰。認為在人生結束時,若能為後代留下一筆象徵性的錢財,將能延續家運、庇佑子孫。民間更流傳一句俗語:
「放手尾錢,富貴萬年。」
這句話表達了家屬對逝者祝福的延伸,也是祈願家族興旺、財運不斷的象徵性動作。
手尾錢怎麼準備?流程與注意事項
在傳統喪禮流程中,手尾錢的準備通常安排在入殮儀式前後。大致流程如下:
…

枋寮、佳冬、林邊喪葬禮儀社推薦指南|松興生命帶您挑對高CP值葬儀社
喪禮來臨,為何選對禮儀公司這麼重要?
面對至親離世,除了悲痛與哀傷,還需面對繁瑣的後事安排。選擇一間合法、專業、價格透明的禮儀公司,是讓逝者安心、家屬放心的重要關鍵。
特別是在屏東枋寮、佳冬、林邊、崁頂、新埤、南州等地區,因地區風俗與宗教信仰多元,更需要一支熟悉在地文化的禮儀團隊協助,才能確保儀式順利圓滿。
親人離世,如何挑選合適的禮儀公司?
親人離世,是人生中難以避免的傷痛,在悲傷之餘,家屬們還得面對許多繁瑣的後事安排,這時,如何選擇一家值得信賴的禮儀公司就顯得格外重要。
尤其在枋寮、佳冬、林邊、崁頂、新埤、南州等地區,傳統習俗與現代禮儀的交融,更需要專業的團隊協助處理。
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,家屬往往身心俱疲,無法冷靜思考,因此,如何挑選一家能提供專業、貼心、價格透明的禮儀公司,讓逝者安息,生者心安,成為首要課題。
枋寮、佳冬、林邊禮儀公司怎麼挑?五大關鍵一次看!
1.…

一年內兩位親人過世|重喪、遣爽(遣送)儀式、祭三喪
一年內兩個親人過世時的傳統習俗|遣爽、遣送是什麼?
當家中舉辦完親人的喪禮,短時間內碰到第二位親人離世時,傳統習俗中會請師父或道士,舉辦「遣爽」又稱「遣送」的儀式,希望能夠避免喪禮接二連三地舉辦。
而實際一年內兩個親人過世時,第二場的喪禮中的「遣送」會如何進行呢?這篇文會透過解釋這些名詞,來瞭解這一項傳統習俗。
重喪是什麼?重喪化解是什麼?
重喪的「重」有著重複,或是雙重的含意,因此有親人過世,短時間內或是同時又有一個親人過世,就是重喪的其中一個意思。
因此一年內兩個親人過世就是發生「重喪」,需要舉辦「遣爽」,又稱「遣送」。
一年內兩個親人過世時的傳統習俗|遣爽、遣送流程
以下我們透過第一位親人過世,與第二位親人過世時的流程差異,來理解遣爽、遣送的流程。
告別式流程
一位親人過世的告別式
第二位親人過世的告別式
流程名稱
說明
流程名稱
說明
請牌位
將逝者牌位移至告別式會場
請牌位
將逝者牌位移至告別式會場
入殮
將逝者遺體放入棺木中
入殮
將逝者遺體放入棺木中
移靈
將逝者遺體移至告別式會場
…

客家喪葬禮俗完整解析:從報喪到做七的傳統流程與禁忌
客家喪葬禮俗是一個深具文化意義和傳統…

「壽衣禁忌大公開」壽衣挑選看這一篇就夠!傳統壽衣、現代壽衣有何不同?
什麼叫做「壽衣」?
人死了要將身體洗淨…

「告別式注意事項」告別式當天的流程是什麼?辦一場告別式需要多少費用?
不論以什麼方式離開,每個人生命的最後一程,幾乎都會經由禮儀師送行。從遺體的更衣、入棺、舉辦喪禮到下葬,松興生命禮儀公司的這份重要工作,讓我們比常人更常面對死亡。面對生命的最後階段,每個人對於告別式的舉辦,有不同的方式和信仰。
究竟告別式的流程有哪些?辦一場告別式的花費是多少?應該要怎麼衡量自己的預算呢?讓松興生命禮儀帶你了解:
一、告別式的時間有多久?
在告別式開始前,家屬們和禮儀師會先把往生者的牌位請到會場,將已經過「洗」、「穿」、「化」、「殮」步驟的大體,經由禮儀師和入殮師幫忙放入棺木內,進行「辭生」以及「放手尾」的儀式後即大殮封棺,家屬就可以前往告別式會場。
告別式的流程儀式,最主要是祭祀弔唁,根據宗教信仰的不同,會有誦經、上香以及瞻仰儀容,或者回顧亡者過往、追思文致詞的等儀式,一場完整的告別式的時間大概會是2-4小時不等。
二、告別式的「公祭」與「家祭」有何不同?
告別式是在整個葬禮流程中,封棺火化前,送別者與亡者最後見面道別的時刻,告別式依照發放訃聞的對象為:家奠(祭)和公奠(祭),前者是給親人祭拜,後者是提供朋友、同事、外賓等等前來祭拜。
參加告別式的「公祭」還是「家祭」最主要的差異在於:
參加告別式的人,是否和往生者有血親關係
●血親關係:屬於家祭告別式
●社會關係或社會連結:屬於公祭告別式
三、告別式當天的流程是什麼?
・松興生命禮儀以台灣中式告別式為例,大致將告別式的流程分為以下:
順序
告別式流程
說明
1
請牌位
松興生命禮儀協助將往生親人的牌位,請到告別式會場
2
移靈
將往生者的遺體,移靈至告別式會場
3
辭生
放手尾錢
辭生儀式:家屬準備告別菜餚讓往生者享用
放手尾錢:往生者留下的手尾錢,會帶給子孫平安與福氣
4
瞻仰遺容
在家人親友最後一次瞻仰遺容後,將棺蓋蓋上,正式封棺
5
家奠前誦經
家祭前,誦經師先做誦經來祝福亡者
6
家祭開始
家奠由禮儀師任司儀,依序進行家族拜奠
7
公祭
家屬的親友,機關團體等單位,上前捻香
8
出殯
靈柩運送至墓地埋葬或火化場火化
9
撿骨封罐
撿骨封罐時家屬要圍在旁確下定整個過程
10
返主
將靈位牌(神主牌)請回家中安奉
11
晉塔/土葬
將骨灰罈隨著家人送往安葬地點
四、佈置告別式會場,有哪些要注意?…

撿骨禁忌、撿骨流程,每一塊骨頭都是一段回憶。高雄屏東專業撿骨遷葬服務
撿骨是什麼?為什麼要撿骨?
「撿骨」又稱作「撿金」、「洗骨」與「拾骨」。
早期的話多以土葬為主,近年因為政府的規定與觀念改變,因此下葬後通常…
